培養4萬多名人才、實施科技項目和解決技術難題3000多項、技術交易額超7億元……中成泵業產品:螺桿泵
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引進大院名校來溫設立科研機構,為溫州帶來了哪些科技創新“紅利”?近日,市決咨委發布第三方評估研究報告,用一組大數據展示大院名校在溫科研機構的發展情況與績效水平。計量泵
從虛擬到實體累計引進合作載體83個
為尋求的科技創新資源,溫州早在15年前就向大院名校伸出“橄欖枝”。離心泵
2002年8月,市政府聯he國內部分大院名校,共同組建公共科技合作創新平臺——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虛擬科技研究開發中心”(現更名為: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聯合研究院),邀請清華大學等12所高校、科研院所入駐,常駐專家達30人左右。排污泵
為加快將高校的科研資源轉化為地方生產力,溫州市鼓勵各大院校在溫設立實體研究院。磁力泵
2004年12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溫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在溫州正式成立,成為我市首鶐家實體型的公共科研教育平臺。隨后,實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在甌越大地“破土”——2005年,溫州市政府與浙江大學正式簽約共建“浙江大學溫州技術轉移中心”;2006年,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掛牌成立;2007年,浙江溫州輕工研究院掛牌成立……
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引進各類合作載體83個,專業領域涵蓋先進制造、電氣、泵閥、汽摩配、皮革、制鞋、電子、信息、生物等產業和領域,與溫州市傳統產業提升與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實現匹配對接。
成果轉化呈溢出效應實施項目解決難題3000多項
研究報告評估了溫州市3家共建創新載體和8家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聯合研究院入駐單位的2016年度績效。從評估結果看,機構發展和成果轉化情況總體良好。
據統計,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聯合研究院及各引進載體自入駐以來,參與支持建設各類技術平臺300多家,培養培訓人才4萬多名,實施科技項目和解決技術難題3000多項,技術交易額達7億多元。
以浙江大學為例,2005年,溫州市政府與浙江大學正式簽約共建“浙江大學溫州技術轉移中心”,開啟了以“服務溫州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的政產學研合作服務模式。目前浙大已在溫州市建成1個市級技術轉移中心、7個縣級技術轉移分中心,形成一支由教授、博士、碩士、本科等組成的20人的專業化又不斷本土化的技術轉移隊伍。溫州市企業聯合浙大先后成功申報48個省級以上重點科技項目開展攻關,先后有16項技術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打破國外壟斷,20余項成果處于國內水平并實現產業化。據不*統計,溫州市企業與浙大合作項目已為企業創造了200多億元的價值,是合作經費的60倍以上。
又如,華中科技大學溫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在2016年新院投入使用后,目前已注冊智能水務、3D打印等10家產業化項目孵化公司,20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加盟,3個國ji*科研平臺落戶。
課題發起人、市委黨校教授朱康對認為,創新本身具有較強的外溢效應,一個科技成果的成功應用,往往會帶動區域生產力的提升。只要有部分機構在溫州成功立足發展,便達到了政府引進的zui初目的。
不止于成果轉化參與行業企業創新體系建設154個
2012年,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焦磊副教授合作研發“大口徑高壓無外泄漏波紋管閥門”項目,獲得5項,新增產值5000萬元;2014年,合肥工業大學與樂清巨大礦業有限公司聯合美國思科公司共同申報的合作項目“基于快速移動百兆WLAN的礦井機車無人駕駛系統”,*溫州在礦井機車無人駕駛系統關鍵技術方面合作的空白,在科技部成功立項……
十二年來,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聯合研究院共參與行業、企業創新體系建設154個。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浙江歐威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歐威科技光視覺技術研發中心”;西北工業大學與溫州日高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共建“日高自動化裝備(機器人應用)研發中心”;浙江工業大學與瑞安市博業激光應用技術有限公司共建“浙工大-博業激光工程聯合研發中心”。
除了項目本身實打實的效益產出,溫企借助項目合作,還實現了自身發展的突破。去年12月,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交易,成為龍灣區境外資本市場融資*股。這背后離不開“浙江大學(希伯倫)技術研發中心”的貢獻。該中心由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建。雙方成功研發的“智能控制隔膜閥”產品,被美國鏵亞金融證券有限公司“相中”,并于2012年簽訂(IPL)上市合作協議書,正式邁開上市步伐。
“這充分證明政府引進各類合作載體,成功以較少財政投入撬動了顯著的正向效應。”溫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積極引進大院名校來溫州設立科研機構,仍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溫州集聚科技創新要素的重要策略。市科技部門將繼續做好牽線搭橋服務,引導各類平臺與企業深化合作,加強科研攻關,重點解決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讓這批科技創新“外援”為溫州發展發揮更大作用。